审核指南明确了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中的九个细分行业的审核要点。具体而言,先进制造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汽车制造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数字经济领域包括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行业;绿色低碳领域包括光伏产业链和锂电池产业链行业。
深交所同时强调,首发审核指南不属于审核业务规则,不涉及对现有审核标准的新增、修订或者解释,不增加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仅供各保荐机构内部参考交流。
但审核指南的发布可为处于上述九大行业的企业准备创业板IPO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导,特别是审核指南针对九大细分行业的领域特点,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审核要点,其中围绕着首发企业的核心技术更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环节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与指标。
以下,本文对审核指南针对拟上市企业核心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了整理以供相关企业参考。
01 先进制造领域
1.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相关业务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相关业务,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业务,不包括原料药生产、医药行业外包服务、医药流通业务等。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关注点包括:

(1)核心技术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核心技术与产品的对应性、技术授权引进、许可或购买取得的技术对研发的作用;
(2)从技术优势、设施设备、人员、技术储备等各方面对持续研发能力进行证明,关注研发失败对企业上市可能造成的重大不利影响;
(3)关注同行业其他可比公司的专利布局情况,并据此调整布局。
2. 汽车制造产业链相关业务
汽车制造产业链相关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关注点包括:

(1)核心技术在行业中的领先程度;
(2)产品创新积累及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
(3)第三方合作研发、授权许可、特许经营权等授权许可类合同中需要对专利、技术权属、侵权风险承担等作出明确约定;
(4)排查核心技术及授权许可技术的专利侵权风险。
3. 高端装备制造业务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等。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关注点包括:

(1)核心技术的性能指标与同行业公司的对比;
(2)企业数据合规制度和体系,数据信息安全;
(3)就核心技术,特别是参与了国家重大专项、能够实现国产替代的核心技术进行专利保护,做好专利布局。
02 数字经济领域
4. 集成电路相关业务
集成电路相关业务,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硅片生产、集成电路设备及其零部件耗材、EDA软件等业务。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关注点包括:

(1)核心技术的性能指标、技术路线与同行业公司的对比;
(2)核心技术人员的竞业风险排查,防止公司技术出现权属风险、专利侵权风险、商业秘密侵权风险等;
(3)对于实现国产替代的技术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并披露知识产权授权情况。
5.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相关业务,是指为客户提供软件开发和销售(包括定制化软件、通用型软件)、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等业务。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关注点包括:

(1)核心技术的来源及其可控性,梳理源代码的掌握情况和可控度,识别并预防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和商业秘密侵权风险;
(2)企业新技术的布局,同时考虑进行专利布局及时保护;
(3)核心技术人员的竞业风险排查,防范公司技术的专利侵权风险、商业秘密侵权风险等,同时注意企业内部做好保密与竞业限制管理。
6. 互联网相关业务
互联网相关业务,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实现商业目标的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内容运营、电子商务、撮合交易平台等,涵盖广告媒体、广告服务、网络资讯、互联网视频、零售电商、品牌代运营、网络平台APP等众多细分领域。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关注点包括:

(1)梳理核心技术的门槛、先进性和创新性,重点关注同行业公司的技术应用情况;
(2)企业新技术的布局,同时考虑进行专利布局及时保护。
7. 涉及人工智能相关业务
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包括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建设、算法模型开发、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提供基础支撑、通用技术支撑和关键领域技术支撑等业务。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要点包括:

(1)结合审核关注点,详细梳理核心技术的布局、来源、先进性及优劣势、应用情况、以及外部依赖性,对核心技术进行全面、详尽的说明和论证;
(2)关注企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布局,同时考虑进行专利布局及时保护。
03 绿色低碳领域
8. 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
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包括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逆变器及其他关键产品或者设备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关注点包括:

9. 锂电池产业链
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是指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锂离子电池相关上游原材料(例如电池级碳酸锂、磷酸铁、硫酸镍等)、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含电解质)、单体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管理系统、相关制造设备、回收利用等业务。
审核指南对于企业核心技术层面的审核关注点包括:

律师评述
不同于科创板对拟上市企业明确提出“4+5”科创属性指标(硬科技指标),创业板对于科创属性指标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从审核指南的关注点以及近年审核案例来看,创业板对拟上市企业的核心技术持续给予较高关注,关注点集中于核心技术优势、市场前景、行业情况等关键信息。可见,创业板对拟上市企业的核心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其还要求企业充分揭示技术风险,因此对企业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企业来说,审核指南中虽未对发明专利或其他知识产权的数量及质量作出明确要求,但从具体的审核要点可以看出,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对于核心技术的专利保护、企业专利布局、授权许可类合同的签订、专利及商业秘密侵权风险防范、技术人员的背景调查等需要予以充分重视,做好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和合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