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动态

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二章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和专利申请态势

作者:岳永娟、张晓明、廖泽鑫 | 更新时间:2022-03-25 | 阅读次数:

阅读过往章节请点击章节题目:

第一章 人工智能技术的概述


第二章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和专利申请态势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各国都在密切关注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飞速发展的AI技术提供环境与政策支撑,针对AI技术带来的涉及伦理道德等不容忽视的方面也在积极探讨可行的规划以及相应的保护应对机制。毋庸置疑,AI技术在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其作为未来战略的主导,将快速催生其在各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为全球划时代的科学进步奠定基础。相应地,与AI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覆盖AI相关的各个技术领域。

2.1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全球各国政府及相关组织持续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战略布局,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产业间合作,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下述以AI 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为例,收集了各国在AI产业发展中来自国家层面的部分政策导向,由此可窥各国对AI技术发展的关注和所持态度。由下述列表可以看出,各国在国家层面针对人工智能的教育、技术、研究创新、道德准则、监管机构和生态系统等各方面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2.1.1 中国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AI的发展,从政府层面,积极推进AI产业的标准建设、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倡导建构规范有序、安全健康的智能产业发展新秩序。

2.1.2 美国
尽管美国政府很早就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对AI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保障措施。但今年3月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投票通过的一项报告依然指出,美国政府在应对人工智能的新威胁方面“毫无准备”,必须实施重大变革。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将对AI的发展投入更多的资金、提供更多的支持。
2.1.3 欧洲
欧盟为促进研究,持续增加针对人工智能的投资金额,支持不同业界的投资方联合展开协作计划,刺激人工智能在公共服务、学术研究等各领域的应用,并希望通过不断实践加速衍生出成功的产品、服务以及协作网络等。
2.1.4 日本
纵观日本政府对于人工智能的布局,其在研发方面非常注重顶层设计与战略,希望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保持并扩大其技术优势,逐步解决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实现“超智能社会”。
2.1.5 韩国
为加快创新发展,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韩国政府非常重视AI技术的发展,于2019年公布了《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旨在凝聚国家力量,实现从“IT强国”到“人工智能强国”的转变。2020年10月12日,韩国在第13次科学技术相关长官会议上发布了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的《人工智能半导体产业发展战略(系统芯片展望与战略2.0)》。此次战略制定了“迈向人工智能半导体领先国家,实现人工智能、综合半导体强国”的愿景,以及到2030年实现全球市场占有率20%、20个创新企业、培养3000名高层次人才的目标。
2.2 人工智能的立体知识产权保护

本文的上述部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概述和主要国家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在以下各章节中,我们将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特点出发,从宏观到微观提供本领域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方案以及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类别的相关介绍和建议。

2.2.1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方案

知识产权布局的概念:知识产权布局是一种构建知识产权组合的顶层规划和指导思想,是全局性的战略考虑。知识产权布局既有全盘考虑的大布局,也有针对某产品、某项目的小布局。

知识产权布局的核心目标: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企业在商业上的竞争与合作。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诉讼还不是很多,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目前各市场主体都处在权利获得的储备阶段,各家都在跑马圈地;另一方面,相关的应用和市场也还处在早期,竞争尚未白热化。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普遍化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未来的知识产权大战不可避免,其剧烈程度甚至可能超过移动互联网时期的诉讼。

根据人工智能领域的自身的特点,在人工智能这片技术沃土上,组合选择各种合适的知识产权类型,构建专利、商标、版权、域名、商业秘密、数据保护与合规、及防御性公开等的多兵种联合布局的知识产权立体保护体系,为应对未来本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做好准备。
· 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最常见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式,实现对于核心发明创造的独占,形成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领域中,从基础支撑层、通用技术层到应用层几乎都可以寻求专利的保护;后续章节将针对各层,进一步详细介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保护的特点和难点。

· 版权(普通作品、软件著作权)技术手册、产品设计图、计算机软件代码等;适合人工智能领域的算法和平台代码。此外,不能忽视普通作品版权。例如:海尔“来电防火墙”经注册登记,发起文字作品的著作权诉讼。

· 商标:大量的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应用、产品落地进入市场,商标化就是进入市场前或在市场中要通过商标注册获得市场产品垄断权,成为此产品与彼产品的显著识别性,获得市场识别性的垄断权,且该垄断有永久性,只要产品者需要,就能永久存在,成为对抗第三人的法权。

· 域名:人工智能的火热可能让“.ai”域名成为行业争夺的新起点,部署符合自己产品的相关域名,例如:“drive.ai”。

· 商业秘密: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核心算法的细节作为商业秘密保护。

· 保护与合规:人工智能在进行机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训练数据。训练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自行采集、从第三方数据供应商采购以及通过网络爬虫手段抓取现有数据。获取训练数据要符合《民法典》、《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使用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数据获取,充分保护数据及其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

· 防御性公开:基于成本、或技术创新性的高低考虑,将部分不准备申请专利或者不属于商业秘密的技术内容进行开源公开。“可信时间戳”技术为防御性公开提供了公开时间标记,诉讼过程中成为有力的现有技术抗辩。

2.2.2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方案案例

Face++是旷视科技旗下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以API或SDK形式提供全球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服务。产品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分析、人脸识别、以及图像识别、OCR证件识别、文字识别。

此处,以Face++的人脸识别技术举例,其立体保护方案指对专利、技术秘密、版权、域名的整体方案。
图 2.2.2-1
2.3 人工智能专利态势分析

专利保护通过法定程序确定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关系,从而有效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独占市场,以此换取最大的利益。因此,专利保护在上述各种知识产权保护方案中往往处于相对核心的地位。

本部分内容以专业数据库IncoPat作为检索数据库,通过对标题和摘要中的字段对全球以及主要国家AI领域的专利申请以及布局进行了检索统计,检索时间范围为申请日20100101-20210701。

通过对检索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人工智能作为全球公认的科技发展方向之一,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

2.3.1 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态势及布局

2.3.1.1 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态势

由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AI)专利申请量以及申请-公开趋势可知,全球AI专利申请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1],如下图2.3.1.1-1和2.2.1.1-2所示。
图 2.3.1.1-1
图 2.3.1.1-2

[1]由于受18个月公开的限制,图中2020年和2021年的数据量仅为2020年和2021年实际申请、公开数据量的一小部分,其余数据由于未公开因此未能够进行统计,以下同。

2.3.1.2 全球AI专利申请布局

通过分析全球AI专利申请在各技术主题方向的数量分布情况可知,基于计算模型的计算系统(G60N)、电数字数据处理(G06F)、数据识别、数据表示(G060K)以及控制、调节系统(G05B)相关的专利申请是主要的创新热度领域,如下图2.3.1.2所示。

图 2.3.1.2-1

2.3.2主要国家/地区的AI申请态势和布局

2.3.2.1 主要国家/地区的人工智能申请态势

以下统计了各主要国家/地区在AI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从图2.3.2.1中可以看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申请主要集中于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其中,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4116,位居世界第一,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

图 2.3.2.1-1
2.3.2.2 主要申请人

通过对2010-2021年AI专利申请量的统计,下图2.3.2.2-1展示的是全球前十大申请人AI申请量排名。由图可知,全球AI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主要集中在韩国、美国和中国。

图 2.3.2.2-1

下图2.3.2.2-2示出了前十大主要申请人的逐年申请趋势。由图可知,全球AI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主要集中在韩国、美国和中国。对比全球AI专利的逐年申请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申请趋势总体与全球申请趋势大致相同,中国企业申请量增长较快,中国正成为AI专利申请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

图 2.3.2.2-2
2.3.2.3主要申请人的AI布局

图2.3.2.3展示了全球申请量前十的申请人在各技术领域的专利分布情况。通过图示可以看出,三星电子在基于数字信息的传输领域和基于特定计算模型的计算机系统方面具有较强优势。国家电网在控制、调节系统领域优势明显。百度在数据识别、数据识别领域较强,与其搜索引擎业务相合。由此可见,企业申请的技术主题主要围绕主营业务开展相关研究。

图 2.3.2.3-1
2.3.3 中国AI申请以及布局

2.3.3.1 中国主要申请人分析

中国AI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十的申请人如图2.3.3.1-1所示,包括5家企业和5所高校。目前,互联网企业和高等院校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力军。国家电网申请量位居第一,其次是百度,体现出这两家企业在AI领域具有较强优势。另外,高等院校在AI专利申请方面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创新能力比较突出。

图 2.3.3.1-1


图2.3.3.1-2展示了中国前十大申请人专利申请量的发展趋势。对比各申请人的专利申请趋势,互联网企业在AI专利申请数量上增长较快。


图 2.3.3.1-2
2.2.3.2 中国主要申请人AI布局

中国企业在基于特定计算的计算机系统、电数字数据处理、数据识别、数据表示、控制和调节系统、一般的图像数据处理或产生等领域实力较强。中国高校AI研究较为全面,并且优势技术领域与中国企业相近。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中国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推进AI领域的创新具有可实施性,如下图2.3.3.2所示。

图 2.3.3.2